【拥军爱民 鱼水情深】在星辰大海征途中乘风破浪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23-07-31 07:50:44


(相关资料图)

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遥八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将41颗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一箭发射41颗卫星,刷新了我国一次发射卫星数量纪录。
    随着卫星展翅遨游太空,欢呼声从卫星测试厂房传来,他们激动地拥抱、跳跃,表达着自己的兴奋与骄傲。此次发射的卫星测试工作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负责。该团队是一支年轻且充满活力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团队有“80后”“90后”以及“00后”,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默默耕耘、执着坚守、勇挑重担。
    

80后”穆新国
    勇担重任的技术能手
    

穆新国,一名“80后”技术工程师。2009年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工作,在中心工作已有14年。此次任务中,他主动承担卫星技术总体这个重要岗位,负责卫星总体把关和质量管控,并制定测试流程、测试场地以及其他保障要求。
    卫星测试是一项高精尖的工作,1毫米的误差就可能导致卫星无法工作,加上此次卫星数量多、型号种类多、系统参数多,对于测试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穆新国以身作则、勇担重任,为了将卫星测试中的数个分系统、十余个测试项目、上千个项目参数搞清楚,弄明白,摸透彻,他系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书籍,防止技术盲点的出现;与卫星厂家主动交流沟通,防止工作状态的误判;每天对测试工作进行复盘总结,防止实际操作的疏漏。在卫星测试过程中,他还将遇到的各种疑点、难点整理分类,把各种风险、细节都提前设想到。
    傍晚,同事已经完成手头工作准备下班,穆新国还在办公室检查全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厂房外,蝉鸣声声;厂房内,电脑大屏闪烁着数据,穆新国紧盯着屏幕上的各项参数。一旦发现参数异常,他便立即开始翻阅文书资料、对照专业书籍、核对指标范围,直到问题解决。
    那段时间,厂房里总有一个身影早出晚归,总有一盏灯亮在凌晨的办公室。“80后”的穆新国冲锋在前,将卫星质量摆在首要位置,确保卫星不带质量问题上天。
    

90后”张帅
    严慎细实的“老同志”
    

张帅是一名“90后”。2014年,他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靠着优秀的成绩,攻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2018年,研究生毕业的他,怀着满腔热血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一名忠诚的航天人。
    从2018年到2023年,短短几年时光,张帅从一名岗位跟学人员到现在的卫星系统指挥,从一名只懂航天理论的“新同志”到现在带领卫星测试分队完成卫星测试任务、编写操作规程、状态检查表等文书资料的“老同志”。他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测试工作没有相应的资料作支持,很容易出错。我们刚刚接到测试任务的时候,只有厂家提供的流程书,没有操作流程等文书资料,第一关就要完成测试操作流程的文书编写。”张帅说道。
    张帅对标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细化卫星测试操作流程、卫星技术手册、操作规程手册、状态检查表等文书资料,涵盖了卫星开机到加电的测试全流程,资料从卫星测试方位的确定和设备的朝向位置,到每一条电缆和网线的走向;从卫星测试流程的确定,到每一条测试指令的固化;从卫星测试应急方案的落实,到测试岗位每一个动作及口令应答……每一项工作、每一条指令、每一个数据,他都要充分研究、周密策划、精心设计,不仅做到自己清楚明白,还要贯彻到每一名操作手。为了提高编写效率,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办公室,严慎细实地研究操作流程,经过128小时的编写,一套完整的测试操作资料成功“出世”。
    

00后”范子云
    拔节而起的操作手
    

2019年,范子云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看着身边同事每天投身到火热的航天事业中,目睹捷龙三号海上首飞等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范子云切身感受到了一名航天人的无上荣光。为了快速胜任专业,范子云加倍努力,入职不到4年,就担负此次任务的技术区测量系统重要岗位操作手——卫星综合电测操作手。
    此岗位负责卫星不同状态下的运行测试。卫星体积小、系统集成度高,要测试项目多,以前都是厂家负责操作,这是中心第一次担任此岗位,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这些困难就像一座大山拦在测试团队面前。为了能圆满地完成测试任务,队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范子云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脱颖而出。在任务开始前夕,队伍选派范子云前往卫星研制方进行学习。范子云积极与厂家进行技术交流,认真总结下厂学习经验,加班加点熟悉资料与操作规程,并与副岗详细沟通,明晰每个操作步骤,确保操作过程口令动作准确无误。
    任务开始后,范子云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工作,明确第二天工作内容。在测试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沉着冷静完成每一步操作,确保测试操作零失误。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卫星测试中有着许多关键操作和时序要求,测试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的差错,将直接导致测试任务失败甚至危及卫星产品安全,进而影响整个任务的进度。范子云深知细节的重要性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提早识别测试过程的风险。通过设置关键指令的合理判据以及各阶段禁发指令条目,杜绝现场发生低层次质量问题。在测试现场还粘贴警示标志,及时对现场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测试风险告知,时刻将保障卫星测试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短短的14天里,测试队伍克服重重障碍圆满完成41颗卫星的测试工作。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测试队伍是卫星的体检医生,同时也是卫星的第一个用户。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团队,用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身。即使面对一项项要求高、难度大、时间紧的任务,他们都以“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精神去攻克。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他们将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在不断“追星逐月”的同时,也漫射出“强国有我”的熠熠星光。在“浩瀚星辰、磅礴大海”的背后,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凝聚成海上发射团队圆满完成任务的关键一环,将自己的梦想深深地刻写在奋斗的坐标上,用实干精干彰显了一代代航天人的初心与使命。
    

邓伟强 王可琪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