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中强化有组织科研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时间:2023-08-16 18:01:20

[摘 要]有组织科研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向建成教育强国宏伟目标,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布局规划、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对外传播等多个维度推进有组织科研,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打造一流教育智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教育智库;有组织科研;决策研究

智库以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类别,新型教育智库为重大教育决策服务,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组织科研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应从多个维度推进有组织科研,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打造一流教育智库。

有组织科研在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库发展进入到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教育智库数量规模不断增加,研究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目标方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其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等25个智库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5个入选第二批试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等机构积极探索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长江教育研究院等新型智库也积极参与教育政策研究。通过举办学术论坛、报送研究专报、开展课题研究、发布研究成果、组织开展培训等方式,新型教育智库影响力持续扩大。

与传统教育研究重在学术研究、理论阐释,长于“著书立说”不同,新型教育智库以咨政建言、服务决策为目标,对决策的支撑能力是智库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有组织科研在智库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新时代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新型教育智库需要以有组织科研为主要研究范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体系与科技体系、人才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现实问题也呈现出综合性、全局性、复杂性的特点。旨在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智库研究,必然要求加强有组织科研、团队化协作。

第二,有组织科研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需要。以当代中国和时代发展为观照,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推动新型教育智库向更高层次发展,要求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根植时代沃土,集中优势力量,针对重大问题建立大平台,构建大团队,跨学科多视角持续攻关,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第三,有组织科研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需要。当前,我国正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中国教育日益走向世界教育舞台中央。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必须发挥智库体系化的作用,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有组织科研的意义,创新组织形式,通过建制化、成体系的组织行为服务决策需求,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教育智库。

新型教育智库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以规划编制实施为例

规划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从规划编制实施过程来看,新型教育智库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参与前期重大课题研究。为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十四五”教育规划编制公开招标征集了17项重大研究课题,全国共有近600个单位1000余个课题组积极申报,同时委托若干课题组并行研究,研判未来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需求新挑战。智库专家学者的参与,使规划编制真正成为广集群智、广纳群言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二是征求意见和规划论证。教育改革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需要开门搞研究、开门编规划,凝聚多方面的合力。规划文本起草形成后,组织相关智库专家学者对规划重大目标、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进行研究论证,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

三是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和政策评估监测。规划的监测评估是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规划实施已形成了动态监测、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规划评估体系。新型教育智库从第三方的角度,围绕主要目标指标进展、重点任务落实、重大工程项目推进等开展监测评估,有利于创新监测方式方法,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重大政策发布的同时,邀请智库专家对政策进行阐释解读,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十四五”教育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领导下,规划重大课题研究首次采取规划编制起草组和相关业务司局共同牵头制度,包括课题的选题、承担单位的遴选确定、课题的过程管理等都共同牵头,保证了课题成果真正服务于规划编制和决策研究。课题最终成果采取专家和业务部门双评审制度,评价优秀等次达到了90%以上,总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目标,为规划编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支撑。

总结回顾和分析课题研究过程和成果,与教育规划编制科学决策的需求相比,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有组织科研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组织科研是开展智库研究的关键,与实践联系越紧密、共同参与越深入的课题,研究成果就越能明确目标方向,聚焦重点,对决策的服务能力就越强。

二是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能力总体偏弱。数据的积累和挖掘是高水平智库研究的前提。目前一些智库研究还主要依赖于各类外部统计数据,缺少对相关领域数据的长期积累和开发,教育、人口、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的数据信息孤岛现象还存在,导致一些研究缺乏实证支撑,说服力不强。

三是跨学科的研究还需要加强。从课题组人员构成来看,具有政府工作经历和一线实践经验的人才不多,主要是学术研究型人员。在组织方式上,“大兵团会战”少,不同学科领域联合研究比较少,政策分析方法、研究手段受限于学科视野,研究合力不足。

新型教育智库加强有组织科研的实施路径

推进新型教育智库建设,要从多个维度加强有组织科研,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加快建设一流智库,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1.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加强有组织科研,提高新型教育智库的政策研究水平,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要树立和坚持教育自信,把教育放到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来研究,把握教育强国的内涵与建设路径;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深化政策储备研究,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在布局规划上,完善多层次多类型教育智库体系

加强智库建设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统筹整合研究资源,构建各有分工、定位清晰、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新型教育智库体系。一是推动有条件的各级教育研究机构建设高水平智库。各省市教育研究机构是教育研究的中坚力量,要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调整优化组织架构,完善运行机制,推动教育科研向智库研究转型,着力提高服务区域教育决策研究能力。二是支持有条件的师范类高校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师范类高校在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学科优势。从高校“十四五”规划来看,不少高校将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作为教育类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高校要围绕办学定位和学科特色优势,从理论性学术研究向实践导向转变,拓宽决策咨询渠道,不断提升咨政建言能力。三是鼓励高水平大学综合智库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发挥跨学科优势,凝练方向、突出重点,推出一批高质量、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发挥不同类型教育智库的特色优势,加强交流互动,促进信息互通、成果共享,提升协同攻关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完善科研平台体系,探索建立长期跟踪研究、持续滚动资助的长效机制,为推进新型教育智库有组织科研提供经费保障。

3.在研究方向上,加强实践问题研究

决策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呼唤,深入研究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人才和科技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我国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也面临诸多现实性矛盾和挑战。应对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要聚焦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更好地发挥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作用。因此,应当发挥新型教育智库解读教育政策、回应社会热点、传播先进教育理念的积极作用,有效化解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矛盾。

4.在研究方法上,加强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

教育决策研究必须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在决策研究和效果评估方面具有基础和核心作用。无论是教育资源配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专题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学生就业、职业发展等监测,都需要大量数据支撑。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重大目标的测算,更是只有基于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经济运行等多方面的数据,才能开展科学分析预测。很多数据是传统的教育统计难以采集的,需要深入教育实践一线调查研究。因此,要强化数据驱动,把数据作为智库建设的核心资产,注重数据库的积累和储备,要有组织、系统化地对重大方向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强化专业特色,打造特色鲜明的智库品牌。要创新教育科研范式,推进研究技术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手段,加强数据采集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结合、理论思辨实证分析并重,提高研究质量。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拓展政府信息公开渠道,除需要保密的信息外,要方便智库及时获取政府信息和相关数据。支持建设一批教育领域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基于大数据分析打造决策模拟仿真实验平台。

5.在研究方式上,推进协同创新研究

高水平的教育政策研究往往是跨学科的研究。从宏观的政策研究来看,要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以全球视野、全局观点、战略角度来思考和研究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交叉融合,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从微观的教育教学研究来看,要充分运用脑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最新成果,不断拓展研究深度。

新型教育智库是连接学术研究和教育政策的纽带。一方面,新型教育智库要主动加强与决策部门的互动合作,征集政府部门对课题研究的需求,促进供需对接,提高政策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围绕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主动向新型教育智库提供决策需求信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研究、课题合作等方式,支持相关智库开展政策研究工作。鼓励智库与政府部门开展合作研究,推动政府部门与智库之间通过挂职任职等方式实现人才有序流动,建立人才“旋转门”。

6.在对外传播上,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知名教育智库都注重发挥国际影响力,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自己定位于联合国思想实验室,每年发布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并提出了“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等重要教育理念,引领了全球教育发展潮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年发布《教育概览》,通过实施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等促进全球教育交流合作等。中国的新型教育智库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发挥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与深化智库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宣传中国方案,形成同我国教育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积极吸纳国际教育研究的前沿进展和优秀成果,结合全球教育发展热点,主动发起教育议题,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教育研究组织和合作项目,传播分享中国教育成功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周天明,单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原载2023年第13/14期《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周天明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